首页 > 最新动态 > 会员风采 | 湖大设计“浮石”作品,问鼎亚洲建筑金奖
最新动态
会员风采 | 湖大设计“浮石”作品,问鼎亚洲建筑金奖
2025-09-263

       近期,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颁奖典礼在韩国仁川举行。其中,由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方工作室 主持设计的“长沙智谷·数字空间站”,荣获2025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GOLD MEDAL),奖项类别:CIndustrial Buildings 工业建筑?生产设施和仓库)。    


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ARCASIA Awards for Architecture)是一项由亚洲建筑师协会设立的年度大奖,一年举办一次,旨在表彰亚洲建筑师的优秀建筑作品,并以此鼓励亚洲精神的传承,推动亚洲建筑环境的提升,增进建筑和建筑师在亚洲各国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已成为亚洲地区建筑界的最高建筑设计大奖。    


图片
图片
▲颁奖典礼  ?马超元 ?地方工作室









         项目位于世界计算·长沙智谷产业园内,园区承载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 5G 等计算产业协同的前沿科技布局。周边配套环境缺乏适合年轻科技专业人士使用的公共社交空间。适度的居住、商业与产业园区混杂共生,也许是对单一城市蔓延的某种调和。










图片▲建筑鸟瞰  ?存在建筑
图片
▲总平面图  ?地方工作室

图片
图片
▲概念模型  ?地方工作室
图片▲建筑东南立面  ?孔锦权

以往体现科技性,往往采用空的、轻的、透明的、反光的材料,而建筑与土地的关系采取锚固式的“密接”或“硬接”, 或多或少体现着科技的力量。相较于惯常的表达,设计尝试提出悬空的“浮石” 图式。

图片▲建筑南立面  ?存在建筑
图片▲东南角半鸟瞰  ?孔锦权
图片
▲下沉广场  ?孔锦权
图片
▲钢结构体系示意图  ?地方工作室

数字空间站采用两个巨型核心筒,辅以西侧两排X型的异形柱,共同撑起建筑的荷载,此外不设任何与地面发生联系的结构柱。  巨型核心筒中型钢柱与混凝土的组合结构,让建筑出挑深远。被承托于空中的厚重混凝土板,既是楼面板,也是屋顶。

图片▲主入口透视  ?存在建筑
图片▲西南角“檐板”、“基台”  ?存在建筑

建筑的内部需要通过一个栈桥徐徐上升而入,到达的第一处精心编排的空间是半室外的阶梯台阶,它对城市开放,也没有具体的功能所指,但它不止于实用的空间。

图片▲室内展览大厅  ?存在建筑
图片▲X 形柱及结构钢斜撑  ?孔锦权

内多为高大空间,以满足日后多元的展览形式。起拱的楼板自然地成为大台阶所在,联系上下两个主要展示空间。混凝土巨筒又与椭圆形天井夹着两个小台阶,与大台阶呈反方向,联系更上一层的展示空间。

图片▲展示空间  ?孔锦权
图片
▲钢柱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地方工作室

结构采用钢支撑框架+型钢混凝土核心筒组合。核心筒内置0.7m型钢柱,墙体厚度1.1m至1.6m线性递增以抵抗悬挑带来的倾覆风险。筒间钢梁及桁架实现50m大跨。

图片

▲西南侧入口室内  ?孔锦权

悬浮的底面以弧线姿态悬置于下沉广场上空, 它起始于西侧水面附近,以微妙的弧度掠过广场、掠过自身高点后下落,在东侧台阶入口处压低、停止。

图片
图片
图片
▲“浮石”  ?存在建筑
图片▲模型  ?地方工作室

如果说“浮石”意象很好地表达了科技性,悬浮之下的“第三空间”就是市民社交、文化活动的场所,它形成了一个市民皆可到达的公共下沉广场。

图片▲公共下沉广场  ?孔锦权
图片
图片▲公共下沉广场  ?存在建筑

广场的北向椭圆形天井让下沉区域直通天地,阳光如日晷般印在墙与地面,阴影的弧线随着时间而变换模样,阴雨天的雨水顺着天井外壁自由落下,使得“第三空间”恰似中国传统院落的四水归堂。

图片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方工作室近年来持续关注建筑的自治性与社会属性共存的实践探索,挖掘建筑类型与原型的深层潜力及其当代衍生图式语言,并尝试诗意地融入当代城市营建活动之中。数字空间站针对科技与文化的辩证分析,建构了“浮石”的基本图式,旨在提供跨文化的情感共鸣

▲视频  ?地方工作室

项目曾获荣誉

2025年1月发表于《建筑学报》封面及期刊作品栏作;

2025年8月发表于《时代建筑》2025年第2期;

2024年获湖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一等奖。


END


  来    源 |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初    审 | 毛欣雨

  复    审 | 段婧轩

  终    审 | 杨双英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